书名:创新学基础
编号:2238714
ISBN:9787532387038[十位:7532387038]
作者:姚东明 何春生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
页数:181
定价:20.00 元
参考重量:0.181Kg
-------------------------
图书情况:正版二手旧书,绝不影响正常阅读!
绝无缺页少页,发货前再次检查,请放心购买!
* 内容提要 *
为了进一步培养当代青年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编写了这本《创新学基础》,作为青年学子学习创新基础知识、掌握创新基本技能的入门教材。
本书以创新思维与创新原理、创新技法训练为核心,同时对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与保护、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和介绍。全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用了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可读性强,并附有思考训练题。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科书,也适合有志于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训练的人士参考。
* 图书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学
一、创新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二、创新的特征
三、创新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四、创新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第二节 创新要素与创新程序
一、创新要素
二、创新程序
第三节 创新与社会进步
第二章 创新人才及其培养
第一节 创新人才的概念
第二节 创新素质及其培养
一、身体素质
二、人格要素
三、知识结构
四、创新意识
五、心理品质
第三节 创新能力的开发
一、创新能力概述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第三章 创新思维
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二节 直觉思维
一、直觉思维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三节 想像思维
一、想像思维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四节 灵感思维
一、灵感思维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五节 联想思维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六节 发散思维
一、发散思维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七节 侧向思维
一、侧向思维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八节 逆向思维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九节 创新思维的过程及训练方法
一、创新思维的过程
二、创新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
第四章 创新原理
第一节 聚合原理
一、组合原理
二、综合原理
第二节 还原原理
一、还原原理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三节 逆反原理
一、逆反原理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四节 变性原理
一、变性原理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五节 移植原理
一、移植原理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六节 迂回原理
一、迂回原理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七节 完满原理
一、完满原理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八节 群体原理
一、群体原理的含义
二、实例
三、评析与归纳
四、训练与思考
第九节创新原理的运用原则
第五章 创新技法
第一节 创新技法概述
一、创新技法的发展历程
二、创新技法的分类
第二节 组合创新法
一、概述
二、异类组合法
三、同物自组法
四、主体添加法
第三节 联想创新法
一、概述
二、焦点法
第四节 类比创新法
第五节 转换创新法
第六节 列举创新法
一、概述
二、缺点列举法
三、希望点列举法
第七节 系统创新法
一、概述
二、TRIZ理论
第八节 智力激励创新法
一、概述
二、头脑风暴法
第九节 设问创新法
一、概述
二、奥斯本检核表法
第十节 整理创新法
一、概述
二、NM法
第六章 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与保护
第一节 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一、创新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
二、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和基本原则
三、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二节 创新成果的保护
一、利用专利技术保护创新发明成果
二、迅速开发市场
三、形成核心技术
四、利用商标保护技术发明
第七章 国家创新体系
第一节 国家创新体系的产生、特征与主体要素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产生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特征
四、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及其功能
五、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二节 知识创新
一、知识创新的概念
二、知识创新的作用和地位
三、知识创新的特征
四、我国的知识创新工程建设
第三节 制度创新
一、制度创新的概念
二、制度创新的途径
三、制度创新的作用
第四节 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二、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新特征
三、实现技术创新的路径
四、技术创新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附录二 核心能力测评大纲——创新能力
* 文章节选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学
“创新”是当今社会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但是在国内外传媒和有关书籍中,创新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许多人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创造,也有人把创新等同于研究开发和科学发现。创新到底是什么?它的内涵和特性如何?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一、创新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但是人类有意识地以创新理论来指导创新实践则是从近代才开始的。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其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这一概念。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组合”’,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按照这一观点,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因为两者均可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一般认为,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大致是:一项创新可看成是一项发明的应用,也可看成发明是最初的事件,而创新是最终的事件。在他看来,企业家的职能就是要实行创新,引进“新组合”,从而使经济获得不断的发展。熊彼特还认为,创新不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
……
* 编辑推荐与评论 *
暂无相关介绍
* 作者介绍 *
暂无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