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旅游公共管理
编号:1879134
ISBN:9787300102658[十位:7300102654]
作者:张俐俐 蔡利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页数:367
定价:36.00 元
参考重量:0.590Kg
-------------------------
图书情况:正版二手旧书,绝不影响正常阅读!
绝无缺页少页,发货前再次检查,请放心购买!
* 内容提要 *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旅游管理教学和行业实践活动的体会和经验的积累,是在国内外收集信息资料进行学科框架设计和理论体系探索的结晶,能够清晰地反映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更适合于课堂教学使用和行业培训参考。本书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1)内容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本书以第1章“公共管理导论”和第2章“旅游公共管理导论”为理论先导和基础,以第3章“旅游公共管理职能”和第4章“旅游公共管理运行机制”为管理过程,以第5章“旅游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第6章“旅游公共绩效管理”、第7章“旅游公共政策”和第8章“旅游公共管理的内容”为核心,以第9章“电子政务与旅游公共管理创新”和第10章“旅游公共管理热点难点问题透析”为辅助,比较合理地融汇了公共管理学与旅游管理学的主体知识,突出了教学和科研的重点,遵循了两个学科和管理领域交叉兼容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初步形成了旅游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研究体系和理论框架,为今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对旅游公共管理活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奠定了基础。
(2)融入了大量的新鲜信息。本书广泛参考了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料,考察了国内外旅游公共管理的实
* 图书目录 *
第1章 公共管理导论
1.1 公共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1.2 公共管理的基本框架
1.3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1.4 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1.5 公共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1.6 公共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第2章 旅游公共管理导论
2.1 旅游公共管理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2 旅游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
2.3 旅游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
2.4 我国旅游公共管理的制约因素
第3章 旅游公共管理职能
3.1 旅游公共管理职能概述
3.2 旅游公共管理职能定位
3.3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评析
第4章 旅游公共管理运行机制
4.1 旅游公共管理的决策机制
4.2 旅游公共管理的计划机制
4.3 旅游公共管理的组织机制
4.4 旅游公共管理的沟通机制
4.5 旅游公共管理的监督机制
第5章 旅游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5.1 旅游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5.2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5.3 旅游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措施
第6章 旅游公共绩效管理
6.1 旅游公共绩效管理概述
6.2 旅游公共绩效评估的要素
6.3 旅游公共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6.4 旅游公共绩效评估的障碍与改进途径
第7章 旅游公共政策
7.1 公共政策与旅游公共政策
7.2 旅游公共政策的制定
7.3 旅游公共政策的执行
7.4 旅游公共政策评估
第8章 旅游公共管理的内容
8.1 提供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
8.2 旅游公共营销
8.3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
8.4 旅游服务质量与标准管理
8.5 旅游信息与统计管理
第9章 电子政务与旅游公共管理创新
9.1 电子政务概述
9.2 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电子政务
9.3 旅游电子政务创新
第10章 旅游公共管理热点难点问题透析
10.1 旅游诚信问题
10.2 旅行社及导游管理问题
10.3 假日旅游及其管理问题
10.4 乡村旅游管理问题
10.5 我国旅游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
参考文献
* 文章节选 *
第1章 公共管理导论
1.2 公共管理的基本框架
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处于一个学科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现实决定了这一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自身特有的体系,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目前还不成熟。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引进的学科,其学术研究群体南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所组成,这些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和法学等。正是由于公共管理研究主体的学科交叉性,导致了公共管理领域在研究方面的多学科性。公共管理是南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和民众所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并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它包括以政府为核心的政府内部管理和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治理(包括政府治理)两个阶段的内容。因此,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及方法构成了公共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
1.2.1 公共管理的主体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组织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作为对公共行政模式的继承与发展的公共管理,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主体的扩展。如前所述,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以及非营利部门。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因为它是公共管理中必不可少且具备一定强制力的后盾。政府的核心地位如果不稳定,会导致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社会秩序不稳定,经济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不健康。除政府之外,许多非营利组织也是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提供者。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是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一种弥补,它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织主体。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等特点,它提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
……
* 编辑推荐与评论 *
暂无相关介绍
* 作者介绍 *
张俐俐,经济学博士,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南开大学外文系、南开大学旅游学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6年在新加坡留学,1991—1992年在英国留学。曾作为高级访问教授应邀到美国普渡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先后在国家旅游局所属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和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20多篇,国外学术刊物4篇,获奖论文4篇。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9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9部。 兼任广东省韶关市政府顾问,梅州市政府旅游战略顾问,广东省旅行社协会导游分会顾问,广州市会展业协会评估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委,国际期刊Journal ofHumanResources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在中国的唯一编辑等。